【財神寶寶小課堂】老年人支付安全指南
出門買菜掃碼、和老姐妹視頻聊天、在手機上繳水電費,咱老年人也跟上了“智能生活”的潮流!但手機里藏著一些看不見的“小陷阱”,專門盯著咱們的養(yǎng)老錢。今天咱就聊聊怎么保護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,學會這幾招,讓您用手機更安心。
一、電話里的 “客服”“孫子”,先別急著信!
1.常見情況
(1)接到不明來電“您的銀行卡被凍結,點鏈接填信息就能解凍”;
(2)接到自稱孫子說“奶奶,我在外面出事了,先轉 5萬塊到這個賬戶!千萬別告訴爸媽?!保曇粝裼H孫子,但可能是 AI模仿)
2.記住三個 “不”!
(1)不輕易點陌生鏈接
不管是 “解凍”“領補貼” 還是 “退款”,官方不會通過短信發(fā)鏈接讓您填銀行卡!
(2)不著急轉賬
哪怕對方說“很急”“別告訴別人”,先掛掉電話,打給子女或熟悉的家人問問(一定要打您平時存的號碼,別打對方給的新號碼!)
(3)不慌著輸入密碼
密碼和驗證碼是您的 “錢袋子鑰匙”,誰問都不能給,包括“客服”和“警察”!
二、“掃碼送雞蛋”“高收益理財”,便宜背后有門道!
1.身邊案例
(1)小區(qū)門口 “掃碼領雞蛋”,結果下載了假 APP,銀行卡被悄悄扣款;
(2)老伙計推薦 “穩(wěn)賺不賠的理財”,掃碼入群后,投進去的錢最后打了水漂。
2.記住 “天上不會掉餡餅”!
(1)掃碼前多想想
免費領禮品、低價旅游團,這些“好處”可能讓您掃的是“扣費碼”“貸款碼”,先問子女“這碼能不能掃”,再動手!
(2)理財只走正規(guī)路
銀行、證券公司這些“看得見摸得著”的地方最靠譜,別信“月收益15%”“熟人內部推薦”,高收益背后可能是高風險,甚至是騙局!
(3)簽字蓋章要仔細
買保健品、投資項目,任何合同、單據(jù),先讓子女幫您看看,別輕易簽字、按手印,更別把銀行卡交給別人!
三、手機里的 “假 APP”“假官網(wǎng)”,長得像但不一樣!
1.識別“冒牌貨”
(1)想充話費,下載了 “假移動 APP”,錢充進去沒到賬;
(2)登錄 “假銀行官網(wǎng)”,賬號密碼被盜,卡里的錢被轉走。
2.三步認準 “真家伙”
(1)看圖標
正規(guī) APP 右下角有 “小藍勾” 認證(比如微信、支付寶都是官方圖標,別下載帶 “山寨”“極速版” 字樣的)
(2)查來源:
只在手機自帶的 “應用商店” 里下載(蘋果手機用 App Store,安卓手機用 “華為應用市場”“小米應用商店” 等)
(3)驗網(wǎng)址
登錄銀行、支付類 APP 時,看網(wǎng)址是不是 “https” 開頭(前面有個小鎖頭圖標),帶奇怪字母數(shù)字的網(wǎng)址別點!
四、支付設置這樣調,花錢更安全!
1.關掉 “免密支付”
微信 、支付寶里搜 “免密支付”,設置成 “超過 100 元就需要輸密碼”,萬一手機丟了,錢不會一下子被刷光~
2.定期查賬單
打開微信、支付寶,點 “賬單” 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扣費(比如 “自動續(xù)費” 的會員,很多人被扣了錢都不知道)
3.存好緊急聯(lián)系人
把子女的電話設成 “快捷撥號”,萬一遇到問題,按 1 鍵就能打給孩子,讓孩子幫忙識別確認。
小貼士:
遇到拿不準的事,別慌!
陌生電話先掛掉,陌生短信不輕信,找子女看看;
要花錢、輸密碼,先停一停,想想“這錢該不該花”;
覺得 “不對勁”,直接打 110 或者社區(qū)民警電話!